close

  張立憲
  據說,愛書人最不喜歡別人提起的問題是:買這麼多書,你都讀過嗎?
  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質問,當時的回答是:許多時候買書,不是為了一定要讀,而是為了想讀的時候它就在那兒。另一位老師當場附議說,買許多書,即使不讀,就是撫摩一會兒,感受一下內容之外的其他東西,也是好的。
  買了就看,看的就是你想看的,看了就有所得,這當然好,可有時候一本書帶給你的,恰恰是你事先所不知道的那一部分。
  我想到的另一個問題是,如今的營銷越來越方便,許多書完全可以做到先散佈消息,甚至秀出部分內容和設計樣,請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讀者下單預訂,再按需訂製,彙總大家的數量決定印數,這樣就可以從印廠直接到讀者手中,實現倉庫的零庫存,損耗和資金占用也是最小的。可為什麼還要根據市場估算一個印數,且大多是高於讀者需求、有一定庫存積壓的結果呢?
  我覺得,除了營銷手段不完備的現實和效益最大化的企圖之外,還有一個原因。一本書和它的讀者,如果是那種嚴絲合縫,你儂我儂的乾柴烈火,當然最好,但“目標讀者”這個字眼也有嚇人的一面,弄得讀書像身份驗證一樣,答不上來口令就要被哨兵槍斃。書與人之間另一方面的魅力,恰恰也是事先所不知道的那一部分,一本書躺在書店里,或倉庫里,等的是未來那些它並不知道的讀者,而他現在也不知道它。
  與一位學德語的朋友聊天,她在與德國同學交流時聽到一種說法:隱性的饑餓。這個詞可以更準確地概括這種狀態。
  德國同學舉印度某貧困地區的例子來說明。那裡的孩子一頓能吃三碗白米飯,吃得很飽,但一上課就容易犯困,學習成績不好,沒辦法接受更好的教育,成年後從事收入不高的工作,他們的孩子繼續一頓吃三碗白米飯,似乎同樣不餓,但學習效率依舊不高……他們都意識不到自己的營養失衡,以及因此導致的隱蔽性饑餓狀態,都還以為自己吃得挺飽。
  拿這個詞來形容閱讀,是否就可以很好地回答我所思考的那兩個問題?與一本書的邂逅,也許就是為了完善自己此前並不知道的營養失衡,當你手撫滾圓的肚皮,打著飽嗝,想志滿意得地哼哼兩聲時,突然體會到自己隱性的饑餓。  (原標題:隱性的饑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04cmvuy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